新民法院“巡回调解”两小时平息离婚纠纷
时间:2022-09-08 作者:佚名 来源: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
为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新路径,近一阶段,新民市人民法院从做实场所保障、强化人员保障、完善经费保障、健全制度机制4个方面入手,推动调解化访工作落到实处。在成立调解化访中心、建成12间调解室后,首批选聘了12名具有基层工作经验、群众工作能力强、工作作风扎实的专职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工作。同时采用“预约调解+巡回调解”等模式,进一步推动调解化访源头治理。日前,专职调解员仅用两个小时就成功调解一起婚姻纠纷案件,维护了妇女合法权益,保障了孩子的健康成长,避免了当事人的诉累,将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化于诉外、止于诉前,效果初显。
据悉,该案原告付某(男方)与被告宋某(女方)原为夫妻关系,2013年登记结婚,婚后育有一子。2016年8月,付某因外伤造成高位截瘫,常年卧床,已无行动、自理能力。被告在原告受伤后未能负起照顾原告生活的责任,二人常因家庭琐事发生口角,经双方亲属劝导亦未果,矛盾愈演愈烈。
2016年9月,夫妻感情破裂,两人分居,且无和好的可能。为了脱离这段痛苦的婚姻,付某提出离婚,但双方经过多次协商都未能达成一致,无奈之下,向新民市法院提出诉讼请求。
立案庭工作人员在认真核实当事人信息及案情后,第一时间将案件分配给调解化访中心。考虑原告的身体状况,该院专职调解员制定了详细的调解方案,决定采取“巡回调解”模式实地调解。
上门调解之初,双方情绪比较激动,专职调解员赵恩利、孙庆艳、刘晓迪先着手安抚双方情绪,通过与当事人谈心说理取得当事人的信任,并以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切入口,讲述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教育的重要性等,从法与情的层面耐心对当事人悉心释法、耐心劝导,化争吵为相互理解。付某表示愿意照顾孩子,但因自己长期卧床,希望对方能承担孩子的抚养费和学费等。调解员一方面梳理双方争议较大的财产分割问题,另一方面动之以情,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,对孩子以后的生活情况全面评估,做出成长方案……在两个小时的耐心规劝及调解下,双方就婚姻状况、孩子抚养、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,案件圆满调解结案。
据了解,“巡回调解”工作机制的建立帮助弥补基层调解力量的薄弱部分,让当事人在“家门口”就能享受便利的司法服务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lnfy.chinacourt.gov.cn/article/detail/2022/09/id/6898567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上一篇: 辽阳法院上半年执行到位25.58亿元
下一篇: 筑牢文化根基 凝聚奋进力量
最新信息
- 2024-12-25何忠友在自治区高级人民法...
- 2024-12-25【勇“蒙”精进】司法公信...
- 2024-12-25【基层动态】岗位技能大练...
- 2024-12-25兵团法院司法警察业务技能...
- 2024-12-25巡回审理进乡村 司法为民...
- 2024-12-25兵团分院传达学习贯彻张军...
- 2024-12-25入库案例|刘某某诉王某某...
- 2024-12-25全区法院26名干警完成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