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 法务法治网!!
当前所在:网站首页> 时政要闻 >《湖南法治报》:雷锋家乡,他们追“锋”也追“枫” 长沙市望城区法院雷锋法庭创建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

《湖南法治报》:雷锋家乡,他们追“锋”也追“枫” 长沙市望城区法院雷锋法庭创建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

时间:2024-12-24 作者:佚名 来源: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

  

 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曾雨田通讯员曾晶晶

  长沙市望城区是雷锋的家乡,是雷锋精神的策源地。在这里,坐落着一家以雷锋命名的人民法庭。

  自1978年设立至今,雷锋法庭的法官始终坚持“像雷锋那样工作”,将雷锋精神融入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创建的全过程,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,努力提升社会基层治理能力,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  如今,雷锋家乡满是如画“枫”景。

  党建引领“雷锋式快速调”

  “我们吵了大半年,没想到你们几个小时就处理好了。你们真是像雷锋一样的法官。”今年年初,当事人刘某波看着法庭墙上的雷锋标语,连声称赞。

  原来,刘某波新屋交房后,发现邻居李某将自家入户门从向内开改成了向外开。刘某波发现这样不仅阻碍了自家通行,还可能撞到自己和家人。但李某认为影响不大,不愿意花钱改回来。两家经常因为这件事闹到社区,社区工作人员多次调解没有结果。

  “我们这里有个纠纷,希望法院可以来帮忙调解。”在收到街道求助后,雷锋法庭庭长徐燕青立马赶往现场化解矛盾。

  “未经许可擅自将自家入户门改为向外开启,对邻居通行构成了妨害。按照法律应该整改。”“都说远亲不如近邻,大家要和和气气,要互相为对方考虑。”经过法官的释法明理,最终,李某答应将入户门恢复。不到两个小时,邻居俩握手言和。

  (转02版②)

  这是雷锋法庭借助基层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平台,指导与协助矛盾纠纷化解的一个缩影。

  近年来,法庭坚持党建引领,构建“支部建在庭上,党员沉在一线”的工作格局,依托法官联村联社区工作方案,员额法官、支部党员主动下沉,借助基层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平台,与33个村(社区)治调工作人员建立联系,以列席社区工作例会、定期指导参与社区调解等多种形式前移矛盾纠纷化解关口,探索法庭社区共同化解矛盾常态化机制。

  同时,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调审,深入推进“追‘锋’新青年”、党员先锋岗等特色党建工作,着力化解群众涉诉难题,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。

  今年3月5日,徐燕青带队来到雷锋文化主题公园,为数十名群众提供了婚姻家庭、民间借贷等方面的法律咨询。4月26日,党支部书记、副庭长陈俊来到谷丰社区,就相邻纠纷、物业纠纷、侵权纠纷等与社区工作人员分享调解思路和法律依据。11月22日,雷锋法庭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及司法所所长等人走进法院观摩庭审,并召开座谈会了解辖区司法需求。

  “法官时常出现在社区,有纠纷也能及时解决。小区矛盾越来越少,幸福感也越来越强。”家住谷丰社区的李先生说。

  用情打造“雷锋式暖心调”

  “我们是国家的主人,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。”“我要把有限的生命,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。”这些雷锋日记的内容,始终铭刻在雷锋法庭法官的心里,激励他们像雷锋那样为人民服务。

  “恳请你救我啊!我实在没钱还!”今年7月10日凌晨,法官高芳收到了多条张娭毑发来的消息,消息里透露出满满的焦虑。

  张娭毑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当事人。2021年,张娭毑以女婿做工程需借资为由向同学李爹爹借款13万元。然而,张娭毑未能足额偿还借款,李爹爹又患上癌症急需用钱治疗。于是,李爹爹将张娭毑告上法庭。

  庭审现场,张娭毑哭诉着不幸遭遇:“女儿女婿已经离婚,我的退休金全都用来帮前女婿还钱。前女婿说2025年底还钱给我,希望你们能给我一点时间。”“不可能!我不同意!现在我父亲患癌卧病在床,急需用钱,哪里还等得了那么久?”李爹爹的儿子小李言辞激烈地反驳。

  高芳知道,如果直接判决,结果可能会两败俱伤。

  如何破局?高芳认为,作为雷锋法庭法官,要以“如我在诉”的情怀办好案,从情、理、法方面出发彻底化解两位老人的矛盾。

  “张娭毑处境很难,让她分期付款,既能保障李爹爹的权益,也不会把她逼上绝路。”“张娭毑,你也要拿出态度,每个月还一点。”高芳与双方数十次沟通后,促成案件达成和解。

  如何续写雷锋日记?在雷锋法庭的法官们看来,就是把“雷锋日记”写在每一起案件中,在法律框架内为当事人寻求化解矛盾纠纷最优解。

  近年来,雷锋法庭干警将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与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有机融合,运用雷锋语录、雷锋故事释法说理,引导群众通过非诉讼调解方式高效解决矛盾。同时,通过巡回审判、普法讲座、移动法律咨询站等形式,引导群众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。

  今年以来,法庭诉前调解案件862件,调解成功535件,调解成功率达62.06%。

  协同联动“雷锋式合力调”

  在望城,家乡人民热爱雷锋,人人争当活雷锋。雷锋法庭也以此为延伸,不断扩大解纷朋友圈共同化解纠纷。

  2023年,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,拖欠13名农民工工资10万余元。今年2月,农民工多次讨薪未果后来到法庭求助。详细了解案情后,法官陈俊发现最大难点在于建设公司的项目因资金问题停工,且目前无人对接此事。为高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,陈俊立即向区党委、街道党委汇报。在党委支持下,雷锋法庭联合街道、司法所、劳动监察部门,与公司法定代表人沟通协调,很快促使公司与农民工达成调解协议,让农民工的血汗钱有了着落。

  近年来,雷锋法庭牵头组建了人民法庭、司法所、派出所三方协同、社区参与的联动机制,定期召开辖区“两所一庭”工作联席会,通过构建信息互通、资源共享、职能互补的工作体系,努力将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理念渗透至基层治理神经末梢,形成合力预防化解辖区内矛盾纠纷。

  今年9月,黄金派出所接到杨某报警,称因提出与李某离婚,李某遂砸坏杨某的小轿车及住所门窗。为避免双方矛盾升级,派出所立马联系雷锋法庭、司法所共同调解。在三方共同努力下,杨某与李某最终达成一致意见,承诺互不干扰对方工作和生活,一起可能引发“民转刑”的案件最终化解。

  此外,法庭对于高发多发案件提出针对性的司法建议书、工作建议等。今年4月,针对拆迁纠纷,雷锋法庭向金山桥街道发出司法建议。建议加强对村民小组集体收益分配方案的审查、完善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方案的公示程序,并预留20%至30%征拆补偿资金处理争议。很快,街道就司法建议提出的内容,起草关于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,因村民小组集体收益分配方案引发的诉讼明显下降。

  “雷锋精神厚德,公正司法立信”是望城区法院的院训。“下一步,法院将继续传承好雷锋精神,发展好新时代‘枫桥经验’,抓前端、治未病,想群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,努力实现纠纷实质性化解,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法院的‘雷锋故事’。”望城区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龙兴盛表示。

  


原文链接:http://hngy.hunancourt.gov.cn/article/detail/2024/12/id/8372637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